拍月亮,手机和相机分别怎么操作?谁更好?手机怎么拍月亮「拍月亮,手机和相机分别怎么操作?谁更好?」
我最近又收获了一张壁纸:
“北平一片月,白兔快门声。”
拍月亮很难。
用相机都很难,
用手机就更难了。
你这样认为吗?
很多人看到我拍的月亮,总是问:“为什么我拍出来的是一片白,而你却能拍出月面的明暗细节?”
而我还只是用手机拍的,还不是相机。
这里面有什么技巧?当手机面对相机,是被完全碾压,还是各有胜负?接下来的文章,就来解答这些问题。
1
掌握拍月亮的 “天时”与 “地利”
哇,天时?这是不是很难掌握?其实我把它拆成两个词来描述你就懂了:
“傍晚+满月”
其实我在以前的推送文章里就写过,傍晚时分是最适合拍摄月亮的,原因在于月
亮的亮度刚好与天空的亮度相似。
亮度差别过大,月亮就会变成 “灯泡”
亮度接近,月亮才容易被拍出细节
所以,记住傍晚或清晨,而不是完全黑天的入夜后,才能避免把月亮拍成 “电灯泡” 就够了。
那么为何是满月呢?
其实我个人觉得任何一种月相都很美,但其中最好看的要数满月与残月。残月如勾,满月如盘,挂在天上都是绝美。
并且满月的亮度很高,也比较大,傍晚时分在天边会比较明显。
2023年9月29日拍摄
巨大的满月非常惹眼
事实上每个农历月的十四日前后,都是满月大概会在日落时分从东方升起,记住这个时间就好了。
看完“天时”,再来聊聊“地利”。我也换一个词来说,那就是:
“机位”
本🐰的观点是,拍月亮不能只拍一个大月亮,那会被我称为“傻月亮”。
傻月亮可爱,对于没怎么见过月亮的人来说,也是震撼的。但是缺少搭配,就缺少了意境。
怎样的月亮照片有意境呢?我觉得,是“月景”,也就是将月亮与周围的景物相结合起来。
在我家阳台拍摄的日出时分满月月落
即使只是平凡建筑,也比单纯只有月亮要好看
这就要考验机位的选择了。
在这里要展开讲其实很多很多,所以我在我的手机摄影课里会用一节课来聊:
(扫描上方二维码可以购买课程,已更新 4 季,全 6 季 拍月亮相关的内容在其中的第三季里)
在这里可以简单说的是,机位的选择既需要想象力和观察力,也是有捷径可走的。那就是像 “太阳测量师” 这样的 App。
这款 App 有苹果和安卓版
但目前国产手机的应用市场极为混乱,有可能搜不到……
通过 AR 增强显示的方式,在太阳测量师里你可以看到月亮即将出现在哪里。
所以简单说,就是你走到一个地方,如果你觉得想在这里拍月亮,就掏出手机打开“太阳测量师”,看看月亮是否会经过这里,以及什么时候会经过这里。
最新版的太阳测量师还
支持调用手机上的长焦摄像头
我当时就是先在一个楼上看了下月亮的位置,拍了几张后觉得楼下也许更好,才走下楼拍摄,然后一边拍一边看月亮轨迹。
不过我总是只顾着拍,没有每次都截图。
有了合适的拍摄时间,也有了好的机位,天时地利都占了,接下来就要正式开拍了。
那么,灵魂拷问来了,拍这样的月亮,手机好还是相机好呢?
2
手机上场,记住 3 点
做到了前面的“天时、地利”,手机也是可以拍月亮的,在那基础之上,你需要记住三点,或者说两点半就好了。
第一点是合适的焦距,一般来说 2-5×(约等于50-120mm)变焦的范围都适合拍月景,具体多少最合适取决于是想景大一点还是月亮大一点。
iPhone 15 Pro Max 的 5× 长焦
以这次我在北京前门的拍摄来说,使用的是 iPhone 15 Pro Max 的 5×变焦,等效约 120mm。这一焦距的摄像头其实你也能在很多安卓手机上见到。
因为我希望月亮更大一点,并且能和箭楼的屋脊形成更强的对比。而如果你的取景范围里没有屋脊这样强烈的呼应元素,那么其实月亮可以更小一点的。
5× 所拍摄的月亮与城楼的比例
但有了焦距还不够,我们还希望手机的画质更好一些,把月面的明暗变化拍得更清楚。
这就需要计算摄影来帮忙了。更直接点说,需要夜景模式的帮助。
你可能会说,这么亮的月亮也算夜景吗?其实用夜景模式并不是因为亮度,而是要借助夜景模式下的多帧堆栈算法。
当拍摄界面左上角出现夜景模式符号后
点击箭头 2 的图标
就可以在下方找到夜景符号并点击出现时间调整轴
时间越长画质越好但也容易抖动
对于 iPhone 来说,拍傍晚的月亮,最多也只能启动约 1 秒的夜景长曝光,而对安卓手机来说也差不多。别小看这 1 秒,它可以通过多张拍摄将画面中,特别是月面上的很多细节拍摄下来。
就如下图看到的原片那样:
电脑中预览的 iPhone 15 Pro Max 长焦原片
能看到月面的明暗
现在,焦距和夜景模式,我们都知道了,那么是否还有更进一步的可能性呢?
其实上面的图片已经剧透了,那就是对于支持多帧 RAW 格式(如苹果的 RAW MAX、vivo 的 Super RAW、OPPO 的 RAW+ 等)的手机,在拍摄月景时还可以尝试使用各自的RAW 格式。
因为这些手机上的 RAW 包含多帧降噪和 HDR 信息,既能获得良好的月面细节,又有更大的后期空间。
RAW 格式所捕捉到月面放大细节
不过目前这个格式也有些问题
我之后的文章会进一步说
比如 iPhone 15 Pro Max 的长焦 RAW 文件就有 20 多 MB,细节含量对于手机而言还是很可以的。
看到这里,或者说看了手机拍月亮的照片,你感到满意吗?
那接下来,你想不想看看相机拍的?
3
轮到相机,一毛一样?
其实那天去前门,我是参加了腾龙举办的镜头体验会,在会上我特意借了一支最新的 70-180mm F2.8 G2。
原因很简单,它有合适的焦距(月景题材并不需要超长焦),也有 F2.8 大光圈和光学防抖,对于没有计算摄影帮助的相机来说,大光圈和防抖很重要。
这支镜头还非常轻便,手持毫无压力。
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的是,使用相机拍摄月亮的过程本质上是和手机一样的。选对“天时地利”之后,变焦到合适的焦距,对焦到建筑上,按下快门……
参数基本上信任相机就好,如果不相信或者你的相机测光总是很飘,那么还可以切换到 M 挡固定好光圈、快门和感光度(记住别用自动ISO)。
上图可以看到拍摄的参数
当时使用的是 M 挡与自动白平衡
那么,与手机拍摄的照片相比,相机的照片有哪些优势呢?
在我看来,相机得益于更大的传感器和更好的光学长焦镜头,固有画质本身是更好的。并且在浅景深虚化方面,相机也更为灵活,既能够通过大光圈虚化前景,也可以收缩光圈获得更大的景深范围。可以说更加收放自如。
那么,能说相机完胜手机吗?
还真不一定,让我们接下来看看两种设备的总结对比。
4
手机VS相机,谁赢?
看完上面的教程,相信你已经知道了如何用相机和手机拍摄,那么该怎么选,或者没事儿找事儿的非要一较高下的话,它们究竟谁更好呢?
我觉得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去思考:
画质PK
—— 显然,相机的更好,特别是天色的过渡方面不会出现断层。不过如今手机的长焦画质也算是够用了,达到了及格线(至少发朋友圈OK)。
便携性PK
—— 手机完胜,不过相机和手机都不需要三脚架,所以其实用相机拍也并不算麻烦。
操作性PK
—— 手机和相机都比较容易拍摄,打平吧。事实上我觉得更重要的是选好拍摄的时间和机位,也就是前门提到的 “天时、地利”,这两点做好了,无论用什么设备拍,效果都不会差。
价格PK
—— 我所用的手机的万元左右的 iPhone 15 Pro Max,但它显然不是唯一之选,有不少几千元的安卓也具备素质出色的 3-5× 长焦(比如OPPO Find X6 Pro和即将发布的vivo X100 Pro)。
我所用的相机是索尼α6700和腾龙70-180mm F2.8 G2,加起来接近两万,贵于 iPhone,也大大贵于安卓手机。
所以价格这块手机更具优势,不过考虑到画质和除了拍月亮还在其他题材也有优势,相机组合也还算是值得吧。
最终:
或许你已经猜到了,对于拍月亮这件事,我最终的结论是手机和相机都能拍,并且都适合拍。它们各自有各自的优势,并不能用简单一句相机更好或手机更好来下结论。
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选择,如果只是对拍月亮感兴趣,完全可以先从手机用起,掌握好时间和机位的选择后,如果不满意画质就再购买相机。
你看,我用手机也能拍出下面的效果:
所以最终决定照片好坏,决定照片美感与意境的,还是人。
你说对吗?
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很有帮助
希望大家多多支持
点一下文章尾部右下角的
在看与赞
感谢~
我是李白兔子
是这个订阅号的创始人
是编辑、摄影师、自媒体人
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
我是 IPPA 2015、2017、2018、2021 、2022、2023获奖人
我是《摄影之友》2019榜中榜年度影像人物
Title 还有很多,意思一下就好……
我有一门课
叫作
「 超凡手机摄影课 」
讲课始于 2015 年,如今重装上阵。
我有一本书
它很厚,也很贵,更实用
叫作《手机摄影笔记》
目前销量已超 10000 册
我在这里
分享给你
安宁版权声明: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,请及时联系我们,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,E-mail:xinmeigg88@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