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请让手机回家》主题班会方案和总结手机主题图片「《请让手机回家》主题班会方案和总结」
《让手机回家》主题班会方案
【活动目的】
1.通过主题班会学习,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,并让同学们清楚地认识到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巨大危害。
2.中学生如何合理使用手机,辩证分析手机这一高科技产品的利与弊。培养同学们正确看待事物的辨证思想。
【活动准备】:
组织班干部开会,讨论并确定班会主题。学生调查,环境布置。
【活动过程】
一、教师开篇稿
年青人永远站在时代的最前列,手机这一最具时代特色的通讯工具,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进入寻常百姓人家,同时也进入青年学生的生活领域。一时间,校园手机成了校园里的一道“亮丽的风景线”。目前中学生拥有手机已不是少数,他们把手机作为一种现代化个性气息与身份的象征,很多人已经把拥有一部手机当作很自然也很必然的事情了。他们用手机发信息、聊天、玩游戏……在石门一中校园内,可以说手机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同学们健康快乐成长的一大癌细胞!众多同学成为了手机的奴隶,上课、吃饭、寝室休息,无时无刻不对手机魂牵梦绕,精神恍惚,亲情淡漠,学习目标不明确,学业成绩急剧下滑,甚至引发严重的心理疾患!
二、主持人主持班会,向同学提问的方式导入主题。
手机作为现代高科技的产物,已被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所拥有,并逐渐地走进了学校,甚至走向课堂。我们班也不例外。由于高中学生身心还不成熟,自控能力差,对合理使用手机的认识不够,因此,无法摆脱手机的诱惑,从而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。生活中手机有哪些危害呢?
三、学生自由辩论
(对手机的“利”与“弊”展开讨论)。
利:
方便和父母联系;
方便和同学朋友联系;
可以用来娱乐,减轻学习压力;
是时尚的表现。
弊:
扰乱课堂纪律,影响老师讲课和其他同学听课;
上课玩游戏,发信息,严重影响自己和同学的学习,学习成绩下降;
利用手机在考试中作弊;
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;
助长了攀比心理。
四、现场采访,正确使用手机的对策。
(对象:有手机的同学、没有手机的同学、曾因违规使用手机受学校纪律处分的同学等)。
五、主持人引导同学对本次主题班会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。
(拓展到对待网络以及一切新生事物,要用辨证的观点去对待、分析,不能成为高科技产品的奴隶,而要做他的主人,趋利避害)。
六、班主任小结。
中学生拥有手机已经是一种趋势,处于青少年时期的我们辨别事物的能力还不是很强,要用辨证的观点去对待新事物;中学生应该有清醒的认识,手机只能作为联系家人和维系朋友之间友谊的一种方式,但并不是唯一的方式,尤其是在校园里,手机应禁止进教室、进寝室,中学生应该学会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使用手机,不能沉迷在信息和玩手机游戏当中,只有真正用好了手机,才能把学习搞好;再说,学生是消费者,还要向家长拿生活费,手机引发的安全隐患和攀比心理,手机只是一个通讯或者娱乐的工具,希望同学不要被手机所奴役和操控,应该对手机有绝对正确的支配权。
石门一中学生科
2019年4月15日
《请让手机回家》主题班会总结
4月17日下午主题班会课,我校组织召开了《请让手机回家》德育主题班会。班会由班主任主持,详细介绍了手机对于青少年学生的十大危害,并结合发生在石门一中校园使用手机的案例,对学生进行了深刻的教育。班会课上,同学们积极参与,各抒己见,反省自身,警示他人,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。通过本次主题班会,同学们基本达成统一共识:手机只能作为联系家人和维系朋友之间友谊的一种方式,但并不是唯一的方式,尤其是在校园里,手机应禁止进教室、进寝室,中学生应该学会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使用手机,不能沉迷在信息和玩手机游戏当中,只有真正用好了手机,才能把学习搞好;再说,学生是消费者,还要向家长拿生活费,手机引发安全隐患和攀比心理,手机只是一个通讯或者娱乐的工具,我们不能被手机所奴役和操控,应该对手机有绝对正确的支配权。
石门一中学生科
2019年4月18日
主题班会图片示例
图片一
图片二
图片三
图片四
石门一中学生科
安宁版权声明: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,请及时联系我们,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,E-mail:xinmeigg88@163.com